新闻资讯-综艺戏曲

老婆坚持回娘家过年,婆婆说:你弟弟家孩子还指望你们封红包呢

我叫刘伟,今年34岁,出生在一个南方的小县城。

家里条件一般,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,靠种地和在镇上的小工厂打零工供我和妹妹读书。

后来,我考上了省会城市的一所普通大学,毕业后留在了这座城市。

如今,我是一家物流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,收入不算高,但也算稳定。

结婚五年,老婆小茹比我小两岁,是个温柔细心的女人。

她是本地人,父母住在市区,家里还有个弟弟,比她小四岁,去年刚结婚。

我们育有一个三岁的女儿甜甜,日子本该平平淡淡地过下去。

可是,今年这个年到底该在哪儿过,却成了我们家矛盾的导火索。

我家乡的习俗是,儿子结婚后,过年必须回老家陪父母一起过,哪怕平时在外工作忙,过年也绝不能缺席。

而小茹那边则不同,她父母一直生活在城市里,习惯了过年一家人团聚,哪怕是出嫁的女儿也要带着丈夫和孩子回来吃团圆饭。

过去几年,我们轮流着来。

第一年在小茹家过年,第二年回我老家。

我妈虽然嘴上不说,但我知道她心里有些不满。

她觉得,儿子结婚了,就该每年都回婆家,媳妇的娘家可以随便找时间走亲戚,却不该占了除夕夜。

今年轮到回我老家过年,可小茹却坚持要回娘家。

她说:“甜甜今年三岁了,爸妈一直念叨着想多陪陪孙女,今年就让我回去吧,明年再去你家。”我知道,小茹的父母疼爱她,平时我们工作忙,孩子也经常是她父母帮着接送,老两口确实付出了不少。

但我妈那边,我是真的没法开口。

事情的转折发生在上周六,也就是腊月十五。

那天,小茹带着甜甜去娘家吃饭,我在家里陪我妈视频聊天。

聊着聊着,我妈突然叹了口气,说:“伟子啊,今年你们回来得早一点,腊月二十九就别等了,早点回来。你弟弟家两个孩子还等着你们封红包呢。”

听到这句话,我愣住了。

我弟弟比我小七岁,去年刚结婚,家里两个孩子是堂哥家的,跟我们关系不算亲近,平时也很少走动。

可我妈这话的意思,明显是要我们回去“撑面子”。

我试探着问:“妈,红包不是叔叔和堂哥他们给吗?我们不是不用管吗?”我妈沉了脸,说:“你弟弟刚结婚,手头紧,你当哥哥的,还能看着不管吗?再说了,过年本来就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,甜甜也该多回老家认认亲戚。”

挂了电话,我心里五味杂陈。我妈这几年重男轻女的观念越来越明显,总觉得我作为家里的长子,应该承担更多责任。可我也有自己的小家庭,小茹和甜甜的感受,我不能不顾。

晚上,小茹回来后,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她。

她听完,脸色变了:“你妈这是什么意思?我们回去过年,还得给你堂哥家的孩子封红包?你自己有孩子都不管,非得管别人家的?”

我解释说:“妈的意思是让我们给家里撑撑场面。你也知道,农村里过年讲究这些……”

小茹打断我:“可你有没有想过我爸妈的感受?甜甜是他们唯一的外孙女,过年就这么几天,他们不想一家人热热闹闹的,还得等到什么时候?”

我们为这事争执了好几天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小茹坚持带甜甜回娘家过年,而我夹在妻子和母亲之间,左右为难。

这几天,我妈又打来电话,话里话外都在催促我们早点回去,说家里忙不过来,得有人帮忙准备年夜饭,还得打扫院子。

她还提到,我弟弟媳妇怀孕了,身体不方便,家里的事全靠她一个人。

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,但想到小茹的态度,只能含糊其辞地应付过去。

昨晚,小茹的弟弟小彬打电话来,说他和他老婆已经买好了年货,让我们到时候别忘了带孩子一起回娘家吃饭。我听着心里更烦躁了。这年,到底该怎么过?

今天是腊月二十二,距离过年还有一周时间。

我和小茹谁也没再提过年的事,但气氛明显有些冷淡。

晚上吃饭时,甜甜突然问我:“爸爸,过年我们去哪儿呀?”我和小茹对视了一眼,她低头扒着饭不说话。

我叹了口气,说:“甜甜想去哪儿?”甜甜奶声奶气地说:“我想外公外婆,也想奶奶。”孩子的天真让我心里一阵难受。

我知道,无论去哪一边,都会让另一边失望。

吃完饭后,我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抽烟。

小茹走过来,站在我身边沉默了很久,才开口说:“伟哥,要不这样吧,大年三十我们去你家,初一晚上回来陪我爸妈,好不好?”我愣了一下,没想到她会主动做出让步。

可我还没来得及高兴,她又说:“但红包的事,我不管。你要给你堂哥家孩子封,那甜甜的压岁钱也得从你妈那里要回来。”

我苦笑着点点头:“行,听你的。”我知道,小茹已经尽量在体谅我了,而我也得学着在这段关系里找到平衡。

家家有本难念的经。对我来说,今年的春节虽然还没到来,却已经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和妥协。但不管怎样,家人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。希望这次的让步,能让两边都满意吧。

标签: 刘伟 口气 婆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