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来,我们倡廉洁之风,守清正之气,廉洁更是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绵延千年,作为其中瑰宝,廉善、廉能、廉敬、廉正、廉法、廉辨的“六廉”理念,是对古代官吏的重要道德标准,而在今朝,我们阔步新征程,更应以廉洁文化,涵养时代新风,在检察工作中持续传承中华民族崇廉尚洁的传统美德。本期开始,我们将在微信公众号推出“阜检清风慧语”栏目,陆续推送中华传统优秀廉洁典故,以廉政为笔,绘就公平正义的画卷,我们期待,通过“阜检清风慧语”,全市检察干警能进一步树牢廉洁意识,让廉洁成为行动的准则,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严格的自律,投身于检察事业。今天推出第三期。
第三期
原文
绢帕蘑菇与线香,本资民用反为殃;清风两袖朝天去,免得闾阎话短长。
典故
出自明代于谦《入京》诗。明朝正统年间,宦官王振把持朝政,朝廷上下乌烟瘴气,地方上的官员进京,都必须向王振等人奉上厚礼,清正刚直的于谦发誓绝不趋炎附势,同僚劝他带点礼物,于谦拒绝并写下《入京》诗,以表心志,意思是绢帕、蘑菇、线香等物品,本是改善民生的东西,只因官场的不正之风,反而成为了百姓的负担,我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,以免百姓对我说长道短。
赏析
“两袖清风”的故事深入人心,象征着为官者廉洁与自律。两袖清风习习生,一身风尘随风而去,于谦看不得贪官污吏对百姓的巧取豪夺,在污浊的世风之下,用高尚品质保持自己的清清白白,如高洁的莲花般,出淤泥而不染。清风吹来沁人心脾,这股清风吹向每一位公职人员,我们应以于谦为榜样,学习他铮铮不屈的风骨,学习他心系百姓的品质,廉洁奉公、洁身自好、一尘不染。
原文
府丞尝献其生鱼,续受而悬于庭;丞后又进之,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。
典故
出自《后汉书·羊续传》。羊续是东汉时期的南阳太守,他为官清廉,生活俭朴。有一次,府丞给他送来一条当地特产的白河鲤鱼,羊续碍于情面收下,但并没有吃掉,而是将鱼悬挂在屋外的柱子上。后来府丞又送鱼时,羊续指着柱子上悬挂的鱼干告诫他不要再送,府丞惭愧而退。
赏析
“羊续悬鱼”的故事在后世被广泛传颂,成为廉洁文化的典型象征。这条悬挂于庭中的鱼,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模糊不清,但它作为清廉与自律的象征,却在无数为官者的心中变得更加清晰,羊续因它而赢得了后人的尊重,后世为官者因它而更加坚定了抵制诱惑、坚守底线的决心。“悬鱼”逐渐成为了为官清廉的代名词,激励着无数官员以羊续为榜样,始终坚守廉洁底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