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-综艺戏曲

同样是为国效力,于谦被以“谋逆”罪问斩,而左宗棠却被厚葬

发布时间:2025-04-29 09:41:48  浏览量:4

两国交战,历史上不乏皇帝“亲征”的例子:汉高祖刘邦、光武帝刘秀、隋炀帝杨广、唐太宗李世民、周世宗柴荣、宋真宗赵恒、明成祖朱棣……

这些皇帝的亲征,大多起到了打击和震慑对手的效果,如朱棣的五次亲征蒙古,就成功地打击了蒙古鞑靼人的势力。

皇帝亲征,最不济也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,如宋真宗赵恒的亲征澶州,就使原本低沉的士气重新得到振作,很快使战局转向有利于北宋的方向。

之后,辽宋之间签订了“澶渊之盟”,从此双方获得了100余年的和平!

只见贼吃肉,不见贼挨打。看到别的皇帝亲征如此“轻松”,在宦官王振的撺掇下,公元1449年,23岁的明英宗朱祁镇,也带着50万大军去“亲征”蒙古瓦剌了!

那是打仗,但他却把它看作一场“旅游”,结果,不幸的事情发生了,在土木堡,他做了瓦剌人的俘虏,明人大惊,称此次事件为“土木堡之变”。

国不可一日无主!为防止瓦剌人用明英宗做筹码来要挟明朝,在皇太后的首肯下,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被立为皇帝,即明代宗。

朱祁钰可谓临危受命,在于谦的鼎力相助下,明朝取得了“北京保卫战”的胜利,并慢慢稳住了原本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……

明英宗,这颗瓦剌人手中的棋子,一下子变成了弃子,完全失去了他的利用价值,一年之后,为恶心大明,瓦剌人放回了明英宗。

一山不站二虎,自打明英宗回来后,大明的皇宫开始变得热闹起来:一个想继续做皇帝,一个则想夺回皇位。

经过7年的明争暗斗,明英宗获胜,他又重拾皇位!

明英宗重拾皇位之后,那个当年临危受命的皇帝明代宗,就该退场了:失去皇位仅仅一个月之后,她便离奇“病死”了。

对于他的死,朱祁镇并不解恨,赐给了他一个“戾”的谥号,并将其草草安葬于北京西山,而不是“明十三陵”。在朱祁镇的眼里,那个当年临危受命、当过8年皇帝、保住大明江山的弟弟朱祁钰,完全不配享有这样的待遇!

作为朱祁钰的“党羽”,于谦在朱祁镇上台5天之后,就被以“谋逆”罪问斩。一个为明朝续命200余年的大功臣,不但没有被善待,而且还被以这样恶毒的罪名问斩,朱祁镇之心,堪比蛇蝎!

与于谦的悲剧相比,左宗棠的人生无疑是值得的!作为晚清四大中兴之臣之一的左宗棠,他担任过的最高官职是东阁大学士,品级为正一品,位极人臣。

除了担任东阁大学士,左宗棠在为官期间,还历任浙江巡抚、闽浙总督、陕甘总督、两江总督等封疆大吏。承担了相应的地方治理和军政管理职责: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、平定捻军和回民起义、收复新疆并建设新疆,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左宗棠在担任陕甘总督期间,还能以67岁的高龄,以江山社稷为重,不顾个人安危,抬棺收复新疆!

左宗棠的大“我”,使他成了妥妥的“民族英雄”!

1885年,74岁高龄的左宗棠因病过世。去世前,他留给慈禧和皇上的最后一份奏折竟然是:

“方今西域初安,东洋思逞,欧洲各国,环视眈眈。若不并力补牢,先期求艾,再有衅隙,愈弱愈甚,振奋愈难,虽欲求之今日而不可得。伏愿皇太后、皇上于诸臣中海军之议,速赐乾断。凡铁路、矿务、船炮各政,及早举行,以策富强之效。然居心为万事之本,臣犹愿皇上益勤典学,无怠万机;日近正人,广纳谠论;移不急之费以充军食,节有用之财以济时艰;上下一心,实事求是。臣虽死之日,犹生之年。”

这样的忠肝义胆、这样的忧国忧民,令贵为“老佛爷”的慈禧也潸然落泪,她给予了他作为一个汉臣能得到的最高待遇:

追赠“太傅”,照大学士例赐恤,予谥“文襄”,入祀京师昭忠祠、贤良祠,并命于湖南原籍及各立功省份建立专祠,其生平政绩事实宣付国史馆立传。

同时,慈禧太后还敕令厚葬左宗棠。左宗棠的墓地,占地10亩,有石碑、石人、石马、石象、墓庐享堂……

-end-

标签: 于谦 明英宗 朱祁镇 左宗棠 厚葬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