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相声泰斗的后代“少马爷”庆祝了他的八十大寿。
作为相声界的翘楚,他的代表作品包括《报菜名》和《太平歌词》等。
然而,他的八十大寿却以低调的方式庆祝,仅邀请了几位“家里人”。
郭德纲的出现并不意外,令人惊讶的是,居然连演员刘威也在场。
更令人费解的是,刘威的地位竟然还在郭德纲之上!
难道刘威是相声界的隐藏大佬吗?
8月17日,有“相声百科全书”之称的马志明老先生在天津的一家酒店庆祝了自己八十岁的生日。
许多人不解,马老先生明明是1945年出生的,明年才八十岁,为什么今年就已经举办了庆祝活动。
这一点可能是受中国人习惯用虚岁计算年龄的影响,或者也许与相声界的某种说法有关。
作为相声界的重要人物,他此次寿辰仅邀请了一些身边至亲好友。
从网络流传的照片中,我们可以认出一张熟悉的面孔,那就是郭德纲。
两人都在相声界打拼,相识自然不足为奇,何况他还是郭德纲的恩人。
相声界向来极为重视门派传承,没有师父的教导和承认,是很难获得认可的,甚至还会遭到排斥。
这一点在杨少华和郭德纲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。
郭德纲刚踏入相声圈时,完全是个“野路子”,并未得到相声界的认可。
他虽然拜入侯耀华先生门下,终于有了师承,但流言蜚语并不会因此轻易消散。
从一名未被认可的相声演员到荣获“最佳曲艺男演员”称号,这一切都离不开少马爷的鼎力相助。
在德云社创办之初,形势十分惨淡,生意冷清,甚至连房租都难以支付。
为了支持郭德纲的事业,他当时已经事业有成,便与搭档一同前往助力德云社的春晚舞台。
得益于少马爷的慷慨援助,德云社才得以改善现状。
之后,他还在舞台上亲自将醒目的“马派传人”印章交给了郭德纲。
这无疑是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:“郭德纲已经得到了马派相声的认可!”
现场除了郭德纲,还有一位大家熟悉的面孔——演员刘威。
一位演员和一位相声大师,看似风马牛不相及。
然而,他的座位竟然正好是紧挨着马老先生左手边的第一个位置。
了解相声界的人都知道,相声界特别讲究礼数,座位绝对不能随意安排。
郭德纲坐在右边的位置自有其合理性,但刘威又有什么理由占据左边的位置呢?
为什么一个相声圈外人会与相声界的大佬享有同等的地位呢?
查阅资料后才了解到,原来刘威在投身演艺圈之前,曾经是一名相声演员。
1974年,年仅17岁的刘威便加入了吉林的地方曲艺团。
之后,他拜马敬伯先生为师,继续研习相声技艺。
马敬伯是马志明先生的堂兄,两人同门拜师,皆为马三立先生的得意门生。
由此看来,刘威确实是当之无愧的文字辈马派传人,连郭德纲见了他都得尊称一声师叔。
因此,刘威能结识少马爷并成为座上宾,绝非毫无缘由。
出身名门,为何却放弃相声,转而投身演艺事业呢?
刘威或许早已将这个秘密透露出来。
其实从一开始,他就对相声充满了浓厚的兴趣,十几岁时便已坚定了这份热爱。
无论是在民间曲艺团学习的时光,还是在拜师“马敬伯”之后,他都倾注了百分之二百的心力。
相信大家从他在各类影视作品中的表现不难看出,他的实力相当扎实。
他将相声的基本功掌握得淋漓尽致,这样一位聪颖的小徒弟,自然成了马敬伯的心爱弟子。
刘威曾提到,每次演出时,他的师傅总会在侧幕处拿着一本小本子静静地站着。
他会记录下刘威在演出中的所有不足之处和可以提升的方面。
刘威下台后,他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把手中的小本递给了他,任由他自己去领会。
他表示,他与师父之间的关系更像父子关系。
遗憾的是,马敬伯先生英年早逝,如今每当看到他的照片,仍然会让人忍不住泪湿眼眶。
实际上,对当时的刘威而言,他已经成为了一名称职的相声演员。
他口才出众,既能写快板书,也能创作相声。凭借他的天赋与努力,成功似乎只是时间问题。
那他为什么突然不再说相声了呢?
也许是无法忍受他人的冷漠与指责,抑或是对同门的失望至极。
他说,每次他上台演出时,总会发现台下观众投来的不屑目光。
当时他年纪尚小,虽然明白要获得大众的认可并非易事,但心中难免感到伤心。
他还曾被师兄背叛,这才是真正让他感到失望的原因吧。
当时,师父安排师兄带着年纪尚轻的他上台演出,并在上台前特别叮嘱师兄多加照顾他。
初次登台,紧张是不可避免的。结果,意外还是发生了,刘威站在台上时竟然忘词了。
然而,与他同台的师兄却没有及时出手相助,直接将他孤零零地留在了台上。
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,他才决定转行去学习表演。
1980年,23岁的刘威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,正式踏上了他的演艺生涯。
优秀的人在哪里都能发光,正如刘威那样。
凭借多年学习相声表演积累的深厚功底,他成功脱颖而出。
她口齿清晰,台词功底深厚,表演丝毫不落人后,情感充沛,极易引发观众的共鸣。
或许在某些人眼中,他似乎天生就适合这份工作,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背后那份辛酸的艰难。
在曲艺队学习的那段日子里,东北的冬季早晨格外寒冷,凌晨三点钟我便起床,站在大树下开始练习贯口。
当树上不再有冰碴子时,便可以算作练成了。
进入演艺圈后,他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,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艺术享受。
《唐明皇》这部作品,被他形容为“用生命换来的戏”,至今提及仍让人难以忘怀。
李隆基、田守义、陈独秀、伍建设……
在他的演绎下,每一个角色都仿佛注入了灵魂,他无愧于影帝的称号。
他既能说相声,也能演戏,他的成功从来不是依靠天赋。
中华网称他为“定星盘”,他的存在让我们倍感安心。
努力的人永远不会被辜负!
期待他能为我们呈现更多出色的作品。